I have become a big shot in the world of immortal cultivation Chapter 133: Successful Foundation Establishment, Monthly Pass]
Search
Home
Category
Ranking
Completed
Favorite
Font
Large
Medium
Small
Night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Chapter 133: Successful Foundation Establishment, Monthly Pass](1/2)
一颗“筑基丹”价值一万五千块下品灵石。
半瓶“万年灵钟乳”最少价值三千块下品灵石。
一份“香玉膏”价值一千五百块下品灵石。
一份“千年蓝血树汁精华”用了王平两千块下品灵石。
这些东西加起来,总价值已经超过了两万块下品灵石!
现在它们全部在王平的肚子里和口中了。
而王平现在的心情却是非常镇定平静,没有幻想筑基成功的激动,也没有担心失败的忐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种良好的心态,对于筑基也是有着帮助的,因为有不少修士就是在筑基的时候,或是急于求成,或是畏首畏尾,最终导致了筑基失败。
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王平身上和上次一样,又积累了一层黑红色的血痂。
不过和上次相比,这次那血痂当中的黑色要淡了许多,血痂的厚度也是薄了许多,臭味也有所减弱。
这不是因为第二次服用“筑基丹”,药力减弱了,而是因为经过前次的药力冲刷,现在他体内的杂质更少了。
就好像一块原本沾满污渍的抹布,在经过连续两次冲洗后,污渍已经被冲洗掉了大半,剩下的污渍不是简单冲洗就能洗去了。
到了第四十二日,一直面色平静的王平,忽然面皮紧绷了起来,身体也微微出现了颤抖现象。
一声轻微不可闻的声音随之从他口中响起,却是被他含在口中的鱼泡已经被咬破。
关键时刻已经到来。
王平发现正常情况无法让自己筑基成功后,已然开始行险一搏了。
他决定加大压力,冒着经脉受损的风险奋力一搏!
成功的话,万事大吉,一举筑基成功。
失败的话,在数种灵物散发的药力保护下,他顶多就是受一些伤,需要休养一年半载罢了。
这种收益远远大于风险的事情,完全值得一搏。
此时此刻,王平的丹田之中,雾状法力已经将整个丹田挤满,可随着王平功法的运转,依旧不断有着法力被他搬运到丹田里面。
这里面的法力,现在已经严重超出了他丹田所能容纳的极限,也超出了他身体容纳的极限。
正常情况下,没有哪个炼气期修士敢这样做,因为这种状态下的修士,就算是被人轻轻触碰一下,都有可能走火入魔,经脉尽碎。
而且就算不走火入魔,超出承受极限的法力在丹田经脉里面堆积,也会给丹田经脉产生极大的负担,随时可能崩裂经脉和丹田。
可也只有这样,才能量变引发质变,将极度密集的雾状法力,压缩凝练成为液态法力。
此时此刻,王平面孔扭曲着,身体剧烈颤抖着,好似在承受着某种非人的痛楚。
但这种非人的痛楚却并未分散他精神,他的注意力始终都放在体内丹田之中,所有神识都用在了压缩凝练法力上面。
滴答!
忽然间,一个微弱的滴水声从王平丹田内响了起来。
那声音非常微弱,除了王平自己外,根本无人听得见。
可王平听见这微弱的滴水声后,却好似闻听惊雷一样,精神瞬间绷紧到了极点。
此时他的神识都用来约束体内法力了,没法再分出一点力量去看看自己是否听错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等那滴水声再度响起。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一声声微弱的滴水声,陆续从王平丹田内响起。
原本微弱的声音,因为太过密集出现,声音共振下,也是越来越强烈。
微弱单调的滴水声,很快就转变成了连绵悠长的下雨声。
而每一滴“雨水”落下,王平承受的压力就少了一分,那滴落的“雨水”,不但卸掉了他一部分压力,还滋润着他的丹田,提升强化着丹田的容积和强度。
到了后面,王平体内的压力更是消散一空,只需要不断吸纳外界灵气和炼化体内药力来产生“雨水”就行了。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当王平丹田内的“雨水”已经汇聚成一方水洼之时,他身体终于升起了一种“饱了”的感觉。
这种感觉一出现,已经全身心沉浸于某种状态不知道多久的王平,好似睡饱的人一样,忽然间就醒了过来。
他睁开一直紧闭的双眼,不自禁的将神识外放延伸出去。
原本筑基前只能外放二十余丈的神识,此刻却是直接笼罩了小半个岛屿,方圆二百多丈的景物,上到一草一木,下到草木根下泥土内蠕动的蠕虫,全部都是清楚呈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甚至就连那看不见的微风,还有流动的灵气,都能够隐约感受到。
只见他轻轻一招手,两百丈外一根落地的枯枝,便被一股力量卷起飞向了他,最终被他握在了手中。
这种神识摄物的手段,炼气期修士是用不出来的,他们的神识未经蜕变,没有那种力量。
当然以王平现在的神识,也只能摄起一些重量不大的东西,稍微过重的物体,他都没法只凭神识的力量摄起。
同时只要他想的话,这神识结合自身法力,便可形成无形的神识威压对低阶修士进行压迫。
虽然他还没有做过尝试,可是从典籍上面也看到过相关记载。
说是筑基初期修士的神识威压若是全部针对一人,那么足以让一个炼气初期修士失去施法站立的能力。
而金丹期修士如果神识威压全开,可以瞬间令得周身数百丈内所有筑基期以下修士失去站立能力和施法能力,甚至可以直接用神识威压将炼气期修士的丹田和识海给压爆!
这只是神识方面的变化。
在法力方面,王平现在九成以上的法力都汇聚在了丹田里面,那看起来不大的一方水洼,蕴含的法力却是比之前五个他还要多,质量上面更是天差地别。
王平简单把几件常用法器都祭出来驱使了一遍,发现以自己现在的神识和法力,便是同时驱使“金阙剑”、“黄云伞”、“金光珠”、“金刀葫芦”这四件法器,也是一点压力都没有,远远没到极限。
而肉身方面的变化就更明显了。
当王平随手施展法术洗去全身污垢后,便发现自己的容貌已经重回二十出头青年模样了,皮肤也是一下白净了许多,比那些凡俗里面细心保养的大家小姐还要更为白净,甚至隐隐泛着玉光。
所谓一白遮百丑,原本看起来相貌普通的他,因为皮肤的变白,竟然也有了几分俊秀之气。
当然这些变化在王平眼中,都是细枝末节,不值得在意,他在意的是因为容颜皮肤变化,大幅度延长的寿元。
一般来说,筑基期修士的寿元都会达到二百四五十年,一些修炼了带着延寿方面效果的筑基期修士,或者是服用了某些具备延寿效果灵物的筑基期修士,甚至能够活到二百七八十年。
但是就像炼气期修士的寿元上限是一百二十年一样,筑基期修士的寿元上限就是三百年,无论服用什么灵丹妙药,修炼了什么奇功秘法,都不能打破这个上限。
想要打破寿元上限,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结丹。
筑基修士一旦结丹,寿元又会大幅度提升,结丹期修士活个五六百年,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神识、法力、肉身,这三样都检查测试完后,王平方才面带笑容的在岛上一个亭子内坐了下来,给自己沏了一壶香茗慢慢品了起来。
辛苦修炼数十载,终于筑基成功了。
此刻的王平,心情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他一边品茗,一边回忆着这数十年的修行之路,回忆着那些自己修行路上结识的各种人,回忆着自己所经历的各种苦难和教训。
也许是心情很好,一些以往只要想起来就会咬牙切齿的事情,此刻都只是让他淡然一笑,浑不在意了。
是的,不必在意了!
从他成为一个筑基期修士开始,以前很多事情,都没有必要在意了。
此前王平还想过,等到自己筑基成功后,一定要看看金水门内陶姓老者、明空、童元礼这些人的面色,看看这些认为他不可能筑基的人,见到筑基期修为的他后,会是何等脸色。
但是现在,他又觉得没有必要了。
就算那些人现在看到他筑基成功,露出极度震惊、惊愕的样子,又能怎么样?
只有弱者,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感受!
这样独自品茗回忆一番往事后,王平因为筑基成功而高兴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他开始想起了以后的事情。
现在桎梏他的筑基关卡已经过去了,以后他该怎么办?
金水门那边还要不要回去?明空当初承诺的阵法传承还要不要?
金珠岛上的李家,什么时候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还有那个暗算了他的“龟散人”,什么时候找机会报复回去?
一个个以前因为修为不够而被他压下的问题,现在都又冒了出来。
以前他修为不够,就没有去想这些问题,因为多想无益。
现在他已经筑基成功,这些问题就成了可以去想、去尝试解决的问题了。
王平想着这些事情,抽丝剥茧一样把每一件事情单独拎出来去分析,渐渐也有了眉目方案。
这几件事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不能混在一起相提并论。
可实际上,它们却是有着极深关联性,甚至可以看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回不回金水门。
如果他回去金水门,并且得到了明空的全部阵法传承,还不被那位宗门结丹期修士丁海波追究。
To be continued...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Blogroll
Siheyuan: the final winner
lp's Tokyo female foreign aid
Demon Killing God
Chongzhen chat group
The Golden Wind and Drizzle Tower owner starts with a shocking sword
The wealthy family's secret marriage: the presidential father of twin babies
Onmyoji
Genius Commoner
Workplace Ups and Downs Qiao Liang
Interstellar Super Empire
×
Install this app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Install apps
Copyright © 2025 Martial Arts Novel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