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rst strong soldier of the Three Kingdoms Chapter 315: Cheng Yu's Conspiracy
Search
Home
Category
Ranking
Completed
Favorite
Font
Large
Medium
Small
Night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Chapter 315: Cheng Yu's Conspiracy(1/2)
雨声沥沥,秋意渐浓,特别是入了夜之后,一阵阵的凉意更是直沁心肺,让人阵阵发寒。
比起身体上的寒意,人心中的寒意更浓。
中军帐内静悄悄的,除了武将们粗重的呼吸声之外,再没有任何声响,帐外的雨声倍显清晰。
“主公,太史慈武艺虽好,某也不怕他,就算真有万一,忠臣不事二主,某也不会真的如他所愿,大不了就是一死,总也不能让他讨了便宜去。”
忍了又忍,典韦还是忍不住了。
出发前他豪情万丈的要擒杀太史慈,对方也不含糊,如他所愿的来了场单挑,结果打成了平手。典韦能理解太史慈提出赌斗的心情,因为他当时也是那么想的,只是口才不够便利,让对方抢了个先。
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天回营之后,主公没有立即答应,而是以天色将晚的理由,派人通传敌营,说是来日再战。
这个要求,未免有示敌以弱,甚至缓兵之计的味道,按说来势凶猛,急欲交战的王羽未必会答应。就算青州军不立刻展开全面进击,也不会放过阵前邀战,耀武扬威在士气上先取得上风的机会。
可是,王羽偏偏就答应了,答应的还很痛快。
典韦是个比较纯粹的武人,倒是没想太多,只当王羽也有武将的脾气,对这种对决比较推崇,故而行了个方便。太史慈这个对手不容小觑,与其想东想西,不如养精蓄锐,为明日的决战做准备更好。
结果天公不作美,当天夜里,一场秋雨便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
雨不大,但却很有韧劲,缠缠绵绵的没完没了,搅得人一下就没情绪了。
典韦自己倒是不在乎,可主公却偏偏再次用这场雨做借口,传信敌营,要求推迟决战时间。结果,王羽又答应了,还是那么痛快。
然后,军议时的气氛就变了。
起初迎战的时候,众文武虽然心存忐忑,但都还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充分的信心,毕竟整体形势是好的。而眼下,中军帐正被紧张和焦虑的气氛所笼罩着。
典韦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认为可能是那场赌斗引起了主公的不安。从一个小兵,被提拔成亲卫大将,这样的知遇之情中,足可看出主公对自己的看重。
这份恩情,令典韦铭感于心,体会到了士为知己者死是怎样的感受;同时,他也清楚,主公看重自己,肯定也是希望自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在一场赌斗中变成别人的部下。
“本将既然任命你做先锋,自然就是全权委任于你,你对战局的判断,下达的命令,与本将亲自做出没有区别。”
曹操摆摆手,安抚典韦道:“本将先前也说过了,王羽虽有良将辅佐,但本将麾下也是人才济济,又何惧于他?那太史慈成名已久,隐为青州第一勇将,你能与他战成平分秋色的局面已是不易,本将又怎会以此苟求于你?”
“……”典韦心中一暖,虽然多少还有些不服气,但不安和惶恐却已尽去,代之的是满心的疑惑,只是他不善言辞,想问却不知从何说起。
曹操看看典韦,似乎想要解释,最后却转向程昱问道:“仲德,张颌可有回应?刘公山如何回话?”
某种意义上,这场大战已经揭开序幕,双方已经动上手了,只是典韦性情耿直,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玄妙,解释也是枉然。
对典韦的武艺、忠心,曹操都是非常信得过的,但由于典韦的性情所限,他给典韦的定位就是亲卫大将。其职责是保卫主帅的安全,偶尔充当冲将斩将夺旗,仅此而已。
既然没期盼他独当一面,攻城略地,就没必要开导启发他,让他在谋略这方面深造。
其实,这场无形对决中的弯弯绕绕极多,就算详细解释过,典韦也未必能理解得了。
“虽然青州主力已经移动,但对清河境内的封锁却依然如故,密不透风,去的哨探也好,信使也好,多半都在半路就被截杀了,偶尔有通过的,也没有回音……”
程昱的脸色不怎么好。
如今曹军的三大幕僚中,以他来的最晚,根基最浅,权责也最小,最不明确。
荀彧来的最早,负责的主要是内政和外交,在人事方面,也甚得曹操的倚重,虽然其为人低调,从不争功,但俨然是曹军的首席谋士,地位绝无动摇之虞。
戏志才来的稍晚,但受到的重视和权力,却不在荀彧之下,他负责的是战略规划和情报系统。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曹操若相当于刘邦,戏志才就相当于张良,荀彧就相当于萧何,而曹军版的张良不是慕名来投,而是萧何举荐的!
在华夏的传统人脉关系之中,举荐和被举荐,是仅次于师生、上下级的关系。而且,荀、戏二人还有同乡这层关系,可谓亲上加亲。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二人就是同盟关系,而且还是那种非常紧密的同盟,就像是王羽和公孙瓒那样。
对曹操来说,左膀右臂密切合作,配合无间,在短期内是件好事。势力内部的派系越少,内耗就越少,越能团结一致,一致对外。
反面例子就是袁绍。他入主冀州后,主要的精力一直放在了制衡内部派系上面,搞得冀州内部的派系极为复杂,内耗严重。
整体上有冀州派和外来派的对抗;冀州派内部,也按照投靠袁绍的时间顺序、冀州的故有格局、以及与韩馥关系的远近,分成了大大小小十余个数派系,对外保持基本一致,内部却也不得消停;外来派也不例外,其内部还分成了颍川派、南阳派,门生党,故吏党……
简而言之,袁绍入主后的冀州,就像是将董卓之乱前的朝廷复制了一样,具体而微,却五脏俱全。
汉末的混乱,有多大成分跟这种固有格局相关,程昱无法确定,他可以明确的是,这种格局有利于稳固权力,却不利于对外扩张。因为这种格局需要的,是权术高手,而不是其他。
王羽、公孙瓒,以及曹操,这三大势力,都没有陷入同样的格局。
王羽的青州势力,是他从无到有,一手打造出来的,受重用的文武,原来的出身都不怎么样,根本谈不上什么派系;公孙瓒的部下,绝大部分都是跟他出生入死过的老兄弟,对招揽外部人才始终持轻蔑态度,自然也没什么派系之说。
而曹操这边相对复杂一点,应该说是处于公孙瓒和王羽之间。
武将方面,曹操没有公孙瓒那么多老部下,也没王羽那么神奇的眼光和运气,但他的亲族实力异常强大,夏侯家和曹家的子弟中,颇有一群能征善战之人,令他一开始就具备了相当强力的班底。
同时,他也不是只任用私人。乐进、典韦都是他从行伍中提拔的,前者擅长行军布阵,后者勇武无双。再加上李典、史涣这些地方豪强中的代表人物,很好的形成了对亲族势力的补充,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幕僚方面,他以荀彧,以及荀彧推荐的颍川人才为班底,随着实力范围的扩大,不断吸引当地的名士加入。
虽然曹军的各种派系,如:文臣方面的中枢派和地方派,武将方面的亲族、寒门、豪强等派系也在慢慢成型,但由于曹操很好的控制住了节奏,分明了主次关系,所以,始终都处于良性的竞争当中,没有在曹军内部形成内耗。
这对大局是有利的,但对程昱个人来说,却很不利。
他加入的晚,手中资源也少,想要后来居上,难度当然很大。荀彧、戏志才的智略手段,都不在他之下,又占了先机,除非自己犯错,否则程昱就不可能有机会。
对程昱来说,眼下这场大战,正是良机。
戏志才自己请命离开中枢,去了徐州,而且遭遇了出乎预料的强敌,被拖在那里了。荀彧在曹军出征的时候,一向都是担任留守任务的。
目前在军中,程昱的资历不是最深的,但凭着从前的名声和高超的智谋,却当之无愧的居于幕僚之首。如果能趁着竞争对手不在的时候立下奇功,自然可以争到大大的一块立足之地。
可问题是,想在这场大战中立功,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因为对手是那个王羽!
到现在,程昱连王羽的作战目标都没搞清楚。
“以常理而论,王羽现在应该急于求战才对,时间拖得越久,对他就越不利,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之前他在平原一带徘徊,或是诱敌深入,或是要提前解决张颌对他后路的威胁,等到发现我军顿兵不进,无奈之下,只能奔袭而来……”
这是开战前,程昱做出的判断,也得到了曹操的认可。所以,曹操发现青州军来犯后,就第一时间的迎击出来,就是不想被王羽围在城里,而是在野战中采取守势,消耗青州军的锐气,等待援军集结后,大举反击,彻底解决敌人。
无论是派武将单挑,还是想方设法的拖时间,对曹操来说都是有利的。
鄃城虽然消息断绝,但正因如此,才说明张颌军依然还在,否则王羽也没必要把情报屏蔽搞得那么严密,用一场大胜的消息或张颌的脑袋来恐吓敌人,这才是最直接的。
刘岱虽然还在大河南岸,但他想渡河,也就一天半天的事儿,再加上路上耽误的时间,顶多三天,就能出现在漯水之畔。
袁绍与张燕还在纠缠,可除非张燕铁了心,打算不计损失的为王羽拖延时间,否则,北面的战事也随时会结束。
袁绍自北、刘岱自南、曹操牵制,还有随时可能跳出来断后路的张颌!王羽的处境相当之不利,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四面合围,连逃都逃不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王羽此番南下,都利在速战,用全军之力,在刘岱来援之前,先不计损失的击破曹操部。然后用攻心计或再打一仗,迫退刘岱,最后再从容应战袁绍。
曹操之前的部署,都是针对这个策略而设的,这也是王羽南下之后的最佳策略。
而磨磨蹭蹭的拖延时间,则是最糟糕的策略。曹操不是典韦,他才不会相信,王羽是出于对武将的荣誉的尊重,这才配合自己,将战期一拖再拖呢。
这里面肯定有说法,只是可能性太多,几次军议,都不得要领罢了。
“故而,这其中必然有诈!”在这一点上,程昱等谋士,和曹操是达成了共识的。
“仲德,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设计?”形势分析,这两天已经做了无数遍了,曹操没兴趣再听那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他要一个确凿的说法,哪怕是错的,也比兜来兜去的绕圈子,始终不得要领强。
这一刻,他越发想念起戏志才来。
曹操心里很清楚,自己其实不是个特别果断的人,因为他想的太多,想多了,自然要反复权衡,这也是世家子的通病。
戏志才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此人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但行事的作风却是雷厉风行,比之典韦这些武将还生猛。
尽管戏志才的主张,经常会显得很冒进,但每次听到对方言之凿凿,一往无前的理论,都能引起曹操的共鸣,进而做出最全面的判断。
相比之下,程昱就显得名士味太重了,说话总是反复权衡,比曹操自己想的还多。
只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总不能撤出徐州,消除王羽的后顾之忧吧?如果没了后顾之忧,于禁的主力也开赴河北,那……
曹操突然心中一凛,这是他最担心的一件事。
“如果张颌还在坚守,却没有对王羽加以牵制,很可能是他得不到具体情报,故而还在观察,试图寻找时机,或许应该将他从整体战略中暂时剔除出去……”
察言观色后,程昱知道曹操的耐心快耗尽了,所以,这次他一改往日求全谨慎的作风,直接作出了论断。
“也好。”曹操点点头。
开战前,本来就没人指望张颌,只是他送了信出来,袁绍又大肆宣扬,这才搞得大伙都起了劲。结果,把大伙的劲头勾起来之后,张颌又没动静了,确实让人很无语。
现在看来,与其把他纳入计划,还不如随他自生自灭。能杀出来算是意外之喜,一直困守也无所谓。
曹操不知袁绍会怎么想,反正他自己的战略,可以这么安排。
程昱继续说道:“然后,暂时也将袁将军以及高览、刘备等人统统剔除出整体战略,这样一来,局势就明朗了。”
“唔?”曹操眉头一挑。
“昱思之久矣……”
程昱向曹操拱拱手,道:“如果加上时间上的限定,王羽南下的目的很难猜,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不如干脆剔除暂时无法参战的因素,从最简单的局面来思考。王羽南下,目标不是主公,就是刘使君。”
“主公与刘使君的指挥能力姑且不论,两军兵力相仿佛,主公私心更少,更重视大局,而且刘使君又占据了地利,故而,如果王羽想各个击破,要么设法消除刘使君的地利,要么就将目标锁定在主公身上。”
“言之有理。”曹操微微颔首,意表赞同。
武将中,突然有人扬声问道:“既然如此,现在王羽不就在我军对面吗?那他磨磨蹭蹭的在做什么?”
程昱转头一看,见是曹仁,于是笑道:“子孝将军,今时不同于往日,刘使君虽然私心重些,但还是分得清轻重的。现在他虽不肯渡河来源,但若我军与青州军发生激战,他还是会来的,所以,王羽若没有充分的把握,他确实不能发动强攻。犄角之势,须不是这么好破的。”
曹仁想了想,点点头,又问:“那他在等什么?”
“等破局的时机!”
To be continued...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Blogroll
The fastest update of Chen Yang's peerless master
Evil
I am a chess master in Japan
My sister is a beauty
Vivaz Heroes
Opening a store in Marvel, just became the day of destruction
wind demon
Free reading of the full text of Supreme Su Yun and Liu Yuan
world number one star
Douluo's White Armored Holy Dragon
×
Install this app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Install apps
Copyright © 2025 Martial Arts Novel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