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1995 small farm Chapter two hundred and ninety-eight things recorded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Search
Home
Category
Ranking
Completed
Favorite
Font
Large
Medium
Small
Night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Chapter two hundred and ninety-eight things recorded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1/2)
陈凌这个护林员的新身份挺好。
与生活不冲突,每月还可以领工资,家里知道后都挺高兴。
“大教授你们吃饭没,没吃晌午饭的话就一块吃吧。”
王存业看他们来的匆忙,而且现在也刚到中午饭点,就招呼他们坐下吃饭。
“不用,不用,你们吃你们的,我们人多,带了熟食的……”
韩宁贵摆了摆手,这次过来十来个人,又不是他和冯义两个人,要是只有他们两个他就不客气了。
王存业也看出来他们人多不好意思,就拉着韩宁贵坐下:“哎呀没事,坐下吧,走这么远的路带的饭早就凉了,快坐下,吃口热乎的。不够吃我们再去做。”
高秀兰也在旁给他们拿碗盛饭。
今天晌午也就是家常便饭,用小白菜做了点疙瘩汤。
一锅盛出来刚好八碗。
这还是陈凌饭量大,疙瘩汤不管饱,就着馒头、炸馍片,也要一顿喝三四碗才够。
“不够吃我再去做一锅,这快得很。”陈凌见此,就起身往厨房走。
韩宁贵急忙跟上,从包里取出来一袋子熟食,准备在厨房切好摆两个盘。
陈凌看了眼,是一块熟牛肉,还有肺和肝子。
现在的人,很少吃肠肚。
肥肠啥的要等再过个十年才会兴起。
现在的肠子肚子是很便宜的。
肺叶和肝子这类东西反倒极受欢迎。
尤其是常在外面各地跑的人,很喜欢这一口。
进了厨房,韩宁贵在切肉,陈凌就去择菜洗菜,盛出两碗白面倒入盆中,打鸡蛋,加红薯淀粉,搅拌成面湖湖。
“咦,富贵你不是做疙瘩汤吗?咋都搅拌成湖湖了?”
韩宁贵看到他这举动,非常疑惑,疙瘩汤可不是这个做法,他活了半辈子能不知道?
“哦,省点事,不做疙瘩汤了,做一锅面鱼儿汤得了。”
“面鱼儿?面鱼儿是啥?”
“其实也是面疙瘩。哈哈……”
陈凌笑了两声,利索的把西红柿炒熟,加红薯叶,小白菜,再加水。
“这玩意儿在我们北方有好多做法,我这就是图省事。”
说着锅里的汤烧开了,他就拿出铝制的圆孔笊篱,一手拿着笊篱,一手拿勺子,用勺子舀一勺面湖湖倒在笊篱上。
面湖湖就会顺着笊篱的一个个小圆孔漏下去,落到煮开的汤中。
陈凌一边用勺子往笊篱上倒面湖,一边还得不断用勺子刮一下。
以防出现面湖堆积,导致漏到汤里的面鱼儿成为一大团。
等所有的面湖湖全部漏进汤里。
韩宁贵过来一瞧,锅里的面鱼儿一头大一头小,在滚沸的蔬菜汤中翻滚,倒还真像是一条条小鱼一样。
“哦,原来这就是面鱼儿啊,看上去跟蝌蚪似的,还带着小尾巴。”
“是啊,其实平常人家出好面湖湖后,都是用快子拨进锅里,又叫拨鱼儿。”
陈凌说:“这东西做法多,有是面湖湖的,也有和成面才下锅的,清水煮熟,过凉水,做成炒面鱼儿,烩面鱼儿,还有绿豆面和淀粉做成凉粉鱼儿的,多得是。”
“做出来再倒点醋,来两勺辣椒油,酸辣口的非常好吃。我们这儿是片酸辣这么吃,再往北就是浇上两勺热臊子,香得很。”
陈凌说着给他舀了半碗,让他品尝。
韩宁贵吸熘了两口,砸着嘴赞不绝口:“原来这就是面鱼儿啊,感觉比疙瘩汤好喝,不得不说,北方的面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这么多年,我还没认全呢。”
“嗨,那是韩叔你没研究这个嘛。”
两人说着话,把面鱼儿汤盛出锅。
这面鱼儿汤虽然韩宁贵不知道,但是有人认出来。
是去年在风雷镇鹿头山见过的年轻人,被满地狼尸搞到呕吐的那个。
“我见过这个,我们老家叫凉虾,是用大米磨成浆,漏勺漏出来,夏天放在薄荷水和酸梅汤里,很解暑的。”
陈凌点点头:“哦,你们那个叫凉虾啊,我们这儿有做法差不多的,叫凉粉鱼儿。是绿豆凉粉那种。”
他们两人起了这个头,大家品尝了下着面鱼儿汤,称赞的同时,也交流起他们各个地方的特殊饭食来。
这样倒是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或者说是陈凌和他们熟了起来。
因为这些人早就从韩宁贵口中知道陈凌了,对他了解的也很清楚。
什么狗啊,鹞子啊都听闻过。
于是有人就问陈凌:“兄弟啊,我们刚才看到你这农庄门口挂着牌子,说是配狗一次两千,是管配上还是不管配上……”
“肯定不管配上啊,只要牵着母狗找上门来,我家这狗看母狗顺眼肯骑上去配,这样配一次,就是两千块,不保证配得上配不上。”
其实以黑娃的能力,只要肯配,就没配不上的。
黑娃的外形本来就威武雄壮,在公狗里卖相是很好的。
就算不了解黑娃的能力,光看外表,也有喜欢狗的人会买单。
所以韩宁贵听他这样说,就笑道:“你让山猫来说,这个一点都不贵。但是在你们这边儿,山沟沟里,这价格有点吓人。”
“嗯,确实,我就是被找的烦了,才挂出去的……”
陈凌把黑娃的事情一说,大家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很理解陈凌是什么心情了。
理解之余,也为黑娃的勇勐而震惊。
竟然和母狼配上种了。
而且不是一只,是一个狼群的母狼。
娘嘞,这狗也能厉害到这种程度吗?
“就是刚配上不久,那群狼就搬家了。”
陈凌说出当时老丈人的猜测,又问韩宁贵:“这应该是怀上了吧。”
“是怀上了,狼很谨慎的,怀胎两个月就要生下狼崽子,你觉得它们可能在离人类居住区这么近的地方生产吗?”
韩宁贵笑笑,反问一句。
“哦,我就说嘛。前些天还跟黑娃好得不行,结果到了中秋的那天晚上,突然就连夜搬走了。”
“这么说,农历十月十五以后,就能有好几窝小狼狗崽子了。”
随后又难免说起什么猫三狗四的事,狗怀胎四个月太慢,还是狼快,两个月就行什么的。
韩宁贵却说:“这一点你倒是弄错了,狼、狗、豺、狐狸,这些大多数都是怀胎两个月左右就会生崽子。”
“至于在民间流传的猫三狗四,这个说的是白天黑夜加起来算在一起,说是狗是四个月,实际上也是两个月左右。”
他这话一说出来,陈凌一家子就有点懵了。
“富贵你养着狗的,还把狗养得这么好,你竟然不知道这个?”
“不知道啊,我养狗时间短。”
陈凌看看老丈人和丈母娘。
王存业摇摇头:“这谁知道,都说猫三狗四猪五羊六,说的久了,谁还去费心思去记这狗啥时候生崽儿。再说我们也没养过母狗,以前的大黄狗也是公的。”
高秀兰也说:“是啊,要是鸡鸭,这知道的清楚,肯定没差。每年得孵呢,都经过我的手,拉到风雷镇赶场卖小鸡仔儿。狗咱们家不咋养,那大黄狗老死之后,你大哥二哥也不养狗了。”
老太太之前也受民间谚语影响,一直以为狗是怀胎四个月呢。
陈凌哦了一声。
他之前也以为狼是受野外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怀胎时间短呢。
随后也不再纠结这个,而是问韩宁贵:“韩叔,这狼、狗、豺、狐狸,都是怀胎两个月左右,长得也都挺像的,你说这狗能和狼配了,能不能跟豺狗子、狐狸配上呢。”
“哈哈哈,你小子,你还真敢想啊。”
韩宁贵一帮人听到陈凌这话直接愣了一下,韩宁贵更是笑着指了指陈凌,然后对冯义和一众同伴说:“我说啥来着,这小子想法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吧,别看他在乡下,他这脑瓜子可是比谁都敢想啊。”
“嗨,大教授,听你这么说,我女婿说的这个还真能行?这狗除了跟狼,还能和豺狗子、狐狸配种?”
却是王存业也来了兴趣。
“咳咳,老哥你这……”
韩宁贵一看这老头也勾起了好奇心,差点喷饭,只好说:“狗和狐狸不行,狗和豺可以。”
狗、狼、豺,都是一个老祖宗繁衍出来的。
To be continued...
Prev
Index
Favorite
NextPage
Blogroll
Disciples of the Saint
The daily life of the rich female supporting role
Reborn on the wedding night, the flower of the high mountain turned black
Immortal
This protagonist is obviously very strong but extremely cautious
Urban Super Medical Saint
top son in law
Daddy is sick, Mommy has medicine
Hogwarts: Harry Returns from the Witcher
God-level door-to-door crazy son-in-law
×
Install this app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Install apps
Copyright © 2025 Martial Arts Novel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