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孤桐无意凤飞来(1/2)
“十三郎,请继续说。”范纯仁停住了笑。
“其实国朝的财政,就跟一户人家,二十个人...”赵似把他的那套存量和增量理论又说了一遍。
范纯仁的眼睛闪着精光,如同一对被盘过几十年的黑曜石。
他做过宰相,其中的感悟和体会,比长孙墨离和曾葆华要深得多。
“十三郎的想法就是让农户多产粮食,工匠多出货殖?”
“范公,这是长远之计。
只有提高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发展。”
范纯仁满脸的问号,“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范公,生产力就是一个人、一县、一州、一路和整个大宋能生产出多少财富。
它跟土地多少、田力肥沃、水利充裕等有关。
跟工匠制造水平,制造速度等也有关系...”
“生产关系就是如何分配这些财富。
上层建筑就是分配好了这些财富,人们进行的一切活动。
比如识字读书、官府和军队、征税纳赋、保家卫国...”
都怪自己一时得意忘形,秃噜嘴把这些新名词讲了出来。
现在得费好大一番口舌,才勉强解释清楚这些词里的含义。
“十三郎,你刚才说的长远之计,很有道理。
王荆公之法,最大的弊端在于急功近利。”范纯仁也敞开心怀畅谈起来。
“范公。
急功近利是王荆公变法败坏的原因之一。”
“哦,十三郎还发现有什么弊端?”
“范公,王荆公的青苗法、均输法,其实就是官府亲自下场,借贷钱财给百姓和运输贩卖货品。
名义上是扶持贫病、抑制兼并,以及买贱卖贵、平抑物价。
看上去是为民谋利。
坏就坏在官府亲自下场。”
“哦,为何坏在官府亲自下场?”
“范公。
只要做生意,最后的目的都是赚大钱。
官府下场做生意,开始说着要为民谋利,但是做到后面,钱哗哗地流进来,国库充裕,怕是早就忘到脑后。”
“最可怕的是官府拥有巨大的权力。
为了谋利,他们会毫不客气动用这些权力。
青苗法,你不缺钱,但是官府要你必须借贷。
遇到灾年,还不上钱,直接抄没家产。
家产不够,押你去做徭役。”
范纯仁长叹一口气,赞同地说道:“没错!
均输法,官府下令低于市价收购,运到他处,翻倍出售。
所以到了后来,这些新法完全变成了与民争利!”
“是的范公,官府做生意,等于让狼看羊群,狐狸管鸡窝。
就像蹴鞠场上,他即当球员,又当裁判,谁踢得过他?”
范纯仁越听越觉得新奇,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十三郎,你真的一言直中要害。
王荆公变法,越变越走样,贻害天下。”
“范公,俺觉得王荆公变法,最大的危害不在苦害百姓。
那只是一时之痛。”
“哦,那十三郎觉得最大的危害在哪里?”范纯仁忍不住坐正了,以请教的口吻问道。
“两点。
一是破坏了真庙先帝留下的‘异论相搅’遗制,让朝堂的君子之争,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两元相争。
从此,百官主要的心思不在做事上,而在党争和内斗上。
范公,在这一点上,司马温公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范纯仁捋着胡须,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十三郎,其二呢?”范纯仁迫不及待地问道。
“新党为何能执政至今?
因为他们名为行新法,实为敛财。
使得国库充盈,政事通达。
可是这样的后果是怎样?
从此朝堂上只有一个声音,行新法!
也只有一个目的,敛财!”
范纯仁听着默然无语。
是啊,国库充盈,使得胸怀大志的先帝和当今官家能够大展手脚。
所以这些年斗来斗去,新党越来越得势,旧党一败涂地。
这就是根源!
这个皇十三弟,真得敢说,可是说得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赵似还在继续说着。
“范公,如此下去,十年,二十年后,朝堂上站立的恐怕只有口喊新法邀名,一心敛财谄上之辈。
那些心怀大志、忧国忧民的贤良忠臣,已经没法出头了。”
范纯仁猛地站立起来,额头上全是白毛汗。
他颤抖着说道:“如此...岂不...岂不是亡国之兆!”
可不就是!
历史上,俺的十一哥赵佶继位,开始时还装模作样,并用两党,和光同尘。
结果两党天天吵、月月吵,吵得赵佶脑瓜子嗡嗡痛。
财政收入也日见减少,政事更是繁琐错杂。
没有那个耐心的赵佶干脆不装了。
重用蔡京等一干敛财高手,从此国库充裕,丰亨豫大。
赵佶也安安心心做起太平盛世的政和天子。
最后的结果就是赵佶父子一起去五国城坐井观天...
范纯仁在屋子里来回地走动,就像一只在迷宫中寻找出路的蚂蚁。
最后,他一抬头看到了赵似,几步走到跟前,抓住赵似的手,嘶哑着声音,掺杂着绝望和希望,急切地问道。
“简王殿下,你明智慧心,能看透这些根本,应该也想到了解决之法了吧。”
“范公,先请坐。”赵似扶着发须花白的范纯仁坐下,把自己的椅子搬到他跟前,徐徐地说道:“范公。
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不与民争利地充盈国库。”
“有这样的法子吗?”范纯仁惶然地问道。
“有!”赵似斩钉截铁地答道,“开源和节用之外,还有一个堵漏!”
范纯仁眼睛又重新恢复了光彩,“如何堵漏?”
“范公,其实朝廷的赋税,还有许多该收却收不上,在乡里、在县州就被截留。
或是因为上下其手,一起贪墨;又或者是州县无能,坐视乡绅横敛。”
“斩断那些黑手,把这些该收的赋税都收上来,国库充裕了,百姓们却没有被夺利。”
范纯仁的胡须在一抖一抖的,“十三郎,那当如何?”
“范公,俺在秘书省查到的文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