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蔡王说没就没(1/2)

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赵似和赵庭才回后宫。

赵廓、赵廉、赵庚年纪都大了,已经开府另住。

赵庭还小,还和赵庆一起跟着皇后曾氏居住。

“我们爷俩慢慢走一走。”赵似背着手,对赵庭说道。

“是,父皇。”赵庭像个小大人似地答道。

赵似看了看,脸上带着笑意。

“八哥,今天跟着朕四处转了转,累吗?”

“有些累。”赵庭老实答道,“不是身体累,而是脑子有些累。

儿臣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觉得记不过来,脑子都要炸了。”

“哈哈,不着急,你才八岁,还早着呢。

现在朕带着你,就是让你感受下气氛。”赵似问道。

“你今日这一天,可有什么疑惑?”

“父皇的高丽之策,儿臣也听懂了。

我大宋明年开春,将出兵扫荡乱贼,靖平地方,然后分土地给百姓,安抚地方,治为郡州。

只是儿臣有些疑惑,要是有人受了土地,又感念前高丽旧王室,当如何?”

“前高丽旧王室给他们带来了好日子吗?

赐予他们多少德泽?

让他们如此感念?

此感念只是借口,无非是有不轨之想。

宽仁以待,却不思安居,这等人也不用留在世上。”

“八哥想得很多,这世上的事,不会事事顺心如意。

计谋再周全,也有疏忽的地方。

不过没关系,只要确定好目标,其余的旁枝末节,剪除掉就是了。”

这番干净利落却包含杀意的话让赵庭有些不习惯,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自然。

赵似看在脸里,也不以为甚,以后跟着自己上两次战场,尸山血海见几次,心就会变硬了。

他话锋一转,又问道。

“这些日子,你每天晨练都有坚持吗?”

“回父皇的话,有坚持。”

“嗯,牛奶有喝吧。”

“有喝。”

“做官家,做储君,时运、天命和能力,缺一不可。

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是时运和天命就难以强求。

朕打下的江山,会交给你。

时运,朕已经为你创建了一多半。

天命,其实就是你的身体。”

“你的皇爷爷,生下十几个皇子,活下的没几个。

你的皇伯父,朕的皇兄,和朕一样,都是庶出,原本没有资格继承大宝。

只是父皇的皇后,没有所出。

故而朕的皇兄,你的皇伯父,虽然兄弟中是老六,却是活着中最大的。

于是被立为储君。”

“可惜啊,朕的皇兄,天命不佑,皇祚不逮。

空有一腔绍圣抱负,却时不待他。

可惜、可叹。

八哥,你出世前,你的母后生有一位六哥,不幸夭折了。

当时为父我忧心焦虑。

你知道为什么吗?”

赵庭摇了摇头。

“国运中,争储夺嫡是最为凶险的一步。

稍有不慎,就可能内耗坏国,衰败国运。

朕的大业,最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彻底巩固下来。

所以朕的继承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稍有不慎,可能前功尽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世祖】                【】

“幸好上苍还给朕几分薄面,你母后以三十岁诞下你和十哥。

这些年,朕也殚心竭力,改善儿科医学,防疫去病,竭力保住尚在襁褓的你们。”

“父皇的苦心,母后曾跟儿臣们提及过。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只有按照规矩来,才能天下咸服,异心难起。”

“没错。

朕这一生都在立规则,再以规则治国。

规则立下,对错便有了标准,无需争论。

如果你和十哥不出,朕无嫡子,按理说,众子都有资格继位,说不定就会有一场巫蛊之祸,钩戈杀身。”

“所以说,”赵似用心交待着,“培养接班人,也是做官家的重中之重。

八哥,早决定,早培养,你以后要记住了。”

“是,父皇。”

赵似看到他的样子,笑了,只是笑得有点无奈。

“朕给你说这些,是有些着急了。

只是世事无常啊,我们老赵家,历代先帝,长寿的不多。

尤其是仁庙先帝以后,几位先帝都是英年早逝。

朕看着健壮,可这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谁也看不清楚。”

两人继续走着,一大一小的背影在巷道里晃动着,越拉越长。

“冬—冬—冬—冬”四下清脆的金属声突然从皇城外传来。

“神三鬼四,这是哪里敲得丧音?”赵似脸色一变,转身问道。

李芳连忙答道:“老奴马上叫人去看看。

宝象!”

吴宝象拔腿就往跑。

赵似站在巷道里,背着手,默默地等着。

赵庭站在旁边,昂着头看着,觉得父皇像一座山岳。

过了一会,吴宝象气喘吁吁地跑来。

“官家,蔡王殿下薨了。”

“十一哥也没了。”赵似喃喃地说道,“父皇的子嗣,只剩下朕一个人了。”

他轻轻地长叹一口气,转身在巷道里走着。

赵庭看着他的背影,觉得是如此的孤独。

后面两天,开封城大小报纸的头版,都刊登了蔡王殿下薨了的消息,勾栏瓦肆,酒楼茶馆,到底在议论着这位风流大王的往事,追悼着这位为大宋体育、书法、国画和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宗室殿下。

前两天还传得沸沸扬扬的高丽王室悉数死绝的消息,早就被健忘的开封城官庶军民,抛之脑后。

“蔡王殿下,可真是位风流情种。

为了李师师居然殉情自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